在四川博物院(以下简称川博)的“琴·心”古琴展上,陈列着珍贵的古琴,它们有着引人遐想的名字:绿绮、诵余、落霞、引凤……现场的氛围营造也值得一提,川博用数字化手段还原了宋徽宗画作《听琴图》,只见弹奏者坐在树下抚琴,时而手指微拨,时而稍稍欠身,十分生动。 为了让古画生动起来,川博在展场摆放的琴桌、花、焚香都与画中一致。在浓缩了文人墨客诗意生活的一方场景中,古人的生活仿佛就在眼前。
刹那间,浓浓古意穿越千年,正如画中诗句那般“仰窥低审含情客,似听无弦一弄中”。虽然我们并未真切地听到琴声,却着实更亲近地感受到古人的雅致与韵味。 早在2017年,张大千的《仕女拥衾图》已在“四川博物院”官方公众号的最下方“动”了起来。画中美人秀发垂肩、肤若凝脂,侧身俯卧,活泼俏皮地眨了一下眼睛,让人忍不住看了又看。 这是物馆让人备感亲近的瞬间,虽只是简单的动图技术使用,但生动的表达让古画显得不再那么高不可攀。 中国绘画之美,尽在细节中。古画对于细节的描绘极为考究,宏观可见其气韵,微观见其神也。川博正在研发的技术,便是将部分馆藏画作极尽可能地放大。 在工作人员展示的页面中可以看到,宋徽宗的《腊梅双禽图》中,腊梅一枝穿插于柏叶间,两只山雀用生漆点睛、顾盼有情;张大千笔下所绘的仕女,睫毛根根分明,神态动人。当我们把画放大,细细品味这些作品的局部时,惊叹和崇敬之情会油然而生。 古画除了能动起来,还能走出去。川博的文保中心用画作仿制设备采集高清数据后,不断比对调色,最终做出高仿品带往基层地区,希望让远方的人也能感受到书画的魅力。川博宣传部负责人张衡说:“虽然世间万物都有生命周期,可是我们希望运用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将文物以更多样的形式流传下去,让世界,让后世之人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之美。” 无独有偶,成都博物馆也致力于探索着文物的现代呈现手段。在成都博物馆的明清展厅中,在清代展示区的尽头处,将收藏于国家图书馆的清朝光绪二十年(1894年)《四川省城街道图》放大后,运用LED展示技术,将整个展厅的地面制成了这幅巨大的街道图。 踏上地图,可以看到宽巷子等熟悉的街道名,工作人员说:“老成都人往往觉得此处最有乐趣,他们认地名,找自己熟悉的地方,还有人认真地在门口留言本上探讨文字的写法。” 在杜甫草堂,成都元素的画作也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近现代书画大师齐白石在上世纪30年代曾经入蜀,在成都住了三个多月,其间曾游览草堂,凭吊诗圣。《白石老人自述》中留下了“川中山水之佳,较桂林更胜一筹”的话。 上世纪50年代,杜甫草堂向齐白石征集杜甫诗意画时,九十高龄的白石老人欣然命笔,依杜甫诗句作条屏四幅相寄。如今这四条屏上的画面元素被杜甫草堂印在了抱枕、茶席等等生活用品上,以时尚的面貌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